張小龍:微信是一個工具
張小龍對微信屬性的重新調整,從此前的平臺重新定義為工具之後,表示微信將邁入全面的商業化時代。
本報記者 竇瀅瀅
1月9日將開放小程序;今年春節不再玩搖一搖紅包。這是日前舉辦的2017微信公開課PRO版的兩個關鍵信息。
“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瞭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瞭‘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如此解讀,同時,微信搖紅包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今年春節不會再有搖紅包的活動瞭。
小程序挑戰APP
和微信公眾號一樣,小程序在微信裡沒有入口,啟動時需要掃描二維碼;不需要下載和安裝,所以不會有小程序商店;小程序沒有粉絲烘焙設備價格量,隻有訪問量,無需訂閱,用戶不會收到推送消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給好友和微信群;和公眾號彼此獨立,但可以相互跳轉。
“小程序不是通過流量分發,而是當用戶有需求時,以觸達用戶的方式來完成使用。因此,即便能搜索小程序,也會極力限制搜索的能力,以免被濫用。”張小龍表示。
小程序的佈局,打破瞭此前被騰訊一直定義為平臺的理念,也重新定義瞭微信。“一個好的工具應該有一個很強的屬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張小龍表示,微信是一個工具,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
張小龍對微信屬性的重新調整,從此前的平臺重新定義為工具之後,商業化的發展思路越來越濃,也表示微信將邁入全面的商業化時代。
分析人士則提出瞭一種預測:微信上有程序,用戶就不用下載程序瞭,這也就從根本上終自動填充機止瞭用戶用APP。
這種猜測並非不可能。《2016微信數據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用戶每天使用微信的時間在90分鐘以上,典型用戶每天平均發送信息的次數達到74次,每月發紅包高達28次。對比一下國外社交 “大牛”:在2014年的時候,紮克伯格稱美國用戶平均用在Facebook上的時間超過40分鐘,到瞭2015年,數據顯示,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瞭20分鐘以上。
擁有如此高的用戶黏度,不難看到,微信小程序的推出,極有可能改變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取服務的途徑,短時間看,雖然對於互聯網創業者來說,有利於短時間內降低成本,避免APP開發和引流等投入,但長期來看可能加深對微信依賴程度。
事實上,APP分發市場早已派系林立。除瞭蘋果的APP商店外,騰訊有應用寶、阿裡旗下有豌豆莢和PP助手,而百度旗下則擁有91無線,各大手機廠商也借助各大平臺的優勢,如華為、小米均打造瞭自己獨有的APP商店,其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時代。
有業內觀點認為,“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很有可能改變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取服務的途徑,這是趨勢。”
再見,搖一搖紅包
小程序即將登臺,搖一搖紅包卻成為過去。
過去三年,每個春節,都是騰訊、阿裡兩大巨頭火拼紅包的戰場。發起這一戰爭的微信,突然宣佈“不玩瞭”,出乎意料。
“要回歸工具的本質、深耕於產品運營的日常。”張小龍強調,微信隻是個工具,而作為一款好的工具,不需要借助節日場景來運營。
這意味著,在經歷瞭前期的瘋狂擴張,微信紅包已經回歸理性和深思:堅持做一款好的工具,不斷提升用戶日常使用的價值和體驗,而非隻是借節假日來擴展產品的滲透力。
事實上,春節紅包活動對於微信團隊來說,可能已經不堪重負。根據去年2月13日微信公佈的猴年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的紅包整體數據,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總計有5.16億人通過紅包與親朋好友分享節日歡樂。相較於羊年春節6天收發32.7億次,增長瞭近10倍。這樣的高頻發次數,可以說毫不亞於春運的火車票搶購活動。
與此同時,使用微信支付也早已成為用戶的日常。
烘焙設備介紹 無需拉攏新用戶,也不再需要培養用戶習慣,正如張小龍所說“微信搖紅包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責任編輯:宋埃米 HT004)
和訊網今天刊登瞭《張小龍:微信是一個工具》一文,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